铸件的表面质量与抛丸(喷丸)清理过程有很大关系钢丸的选用结果表明:粒度分布上,C钢丸偏大,B钢丸稍偏大,只有A钢丸粒度分布符合国标。在硬度分布上,清理铸件要求硬度为HRC40-50,B、C钢丸的硬度都有超过HRC50的,只有A钢丸的硬度合乎要求,且极差最小,仅为HRC5.8。 密度的高低和钢丸的寿命有直接的关系,若钢丸的密度低,则表明钢丸内部气孔和裂纹较多,或含碳量较高,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破碎。A钢丸气孔和微裂纹很少,密度较高,寿命达到2744.15转;B、C钢丸密度较低,气孔和微裂纹较多,寿命相应较低,仅为2452.05转和2218.42转。 试验好的钢丸,在清理过程中钢丸的表面逐层剥落,钢丸逐渐变小,整个系统的钢丸粒度的组成就会慢慢变小。因此,钢丸的补充最好是不断地进行,以保证钢丸的数量和粒度组成不变,从而保证清理质量稳定。图6中所示的a曲线是一次加料过多,e曲线是加料时间间隔太长,这两种现象都造成清理效率降低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。 在抛丸处理过程中,钢丸补充方式和粒度的变化对清理效率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。一方面,钢丸在叶片上被加速的过程中,大颗粒的钢丸首先离开叶片,小颗粒的钢丸后离开叶片,钢丸粒度组成不变,则抛头的热点不变,如果钢丸粒度发生变化,热点离开了工件,则清理效率就会降低。另一方面,清理效率不仅和冲击力有关,还和覆盖率有关。大颗粒的钢丸冲击力大,效果好,但每公斤的颗粒数有限,覆盖率低,清理效率并不是最高的,且造成表面粗糙;小颗粒的钢丸冲击力小,每颗钢丸的清理效果差,但每公斤钢丸的颗粒数多,因而覆盖率高,且能清理到细微之处,使表面粗糙度值降低。 结论⊙应用级配钢丸对降低铸件表面粗糙对清理效率有较大影响,能提高铸件清理效率。 ⊙加料方式对清理效率和表面粗糙度有很大的影响,及时补充加料,保持钢丸级配不变,才能保证清理效率不下降和铸件表面质量的稳定。 ⊙抛丸时间对铸件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影响,随着时间的延长,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趋于某一定值。 |
+ 联系青岛华铸: + 公司电话:0532-85671070 + 业务手机:15154227700 + 邮 箱:sales@qdhuazhu.com + 地 址: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水灵山路87号 + 邮 编:266400 |